一、教育的發(fā)展
1、教育的概念:教育是培養(yǎng)人的一種社會活動,是傳承社會文化、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。
(1)廣義的教育:從廣義上說,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、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,都具有教育作用。
(2)狹義的教育: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,是教育者根據(jù)一定的社會要求,有目的,有計劃,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,促使他們朝著所期望的方向變化的活動。
2、教育的起源和學校的出現(xiàn)
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(xiàn)象,它隨著人類社會產生而產生,隨著人類社會的發(fā)展而發(fā)展。人類生產勞動的進行,是產生教育的最具基本性的條件,語言的形成則是教育產生的另一個重要的社會條件。
人類生產勞動和語言的形成是教育產生的重要條件。人類教育兩種形態(tài)。
生物起源說(利托爾諾)
模仿起源說(孟祿)、
教育起源于勞動(勞動起源說)、
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(交往起源說)、
學校的出現(xiàn)是教育形成自已相對獨立形態(tài)的標志
3、教育制度及其發(fā)展趨勢
(1)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(fā)展
從形式上看,教育經過了從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過程。
學校教育制度的含義。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,學制的建立,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。
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(tǒng),它規(guī)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、任務、入學條件、修業(yè)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。
(2)現(xiàn)代教育制度的發(fā)展趨勢
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:學前教育納入國家教育體系、并重視與小學的銜接工作。
強化教育與職業(yè)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(fā)展: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(guī)定的、對一定年齡兒童實施確定年限的學校教育。
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與職業(yè)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(fā)展:通教育是以升學為主要目標,以基礎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教育。職業(yè)教育是以就業(yè)為主要目標、以從事某種職業(yè)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育。
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:大眾化、不同學制、不同辦學形式、基礎性的、應用性、工藝性的學校
教育的國際交流加強:具體表現(xiàn)為人才的全球性流動、競爭與合作,教育機構的跨國設立,國際化網絡教育興起以及國際學分、學位的互認等等,一個世界性的各國教育相互滲透、高度融合的大趨勢正在出現(xiàn)。
4、教育發(fā)展的歷程
古代教育
(1)不同國家古代學校教育的形態(tài):
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,就有了學校教育的形式。《孟子》里說夏、商、周設“癢、序、學、校”。西周以后稱“國學”與“鄉(xiāng)學”。六藝教育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(shù)。宋代以后〈〈四書〉〉〈〈五經〉〉,特別是〈〈大學〉〉〈〈中庸〉〉〈〈論語〉〉〈〈孟子〉〉被作為科舉考試的依據(jù)。一直到光緒31 年科舉制度廢除。
古代印度:人分為四等,最高等級是僧侶祭司,其次是剎帝利,再次是吠舍種姓,最低是首陀羅種姓。
佛教和婆羅門教是兩大教派。
古代埃及:宮廷學校,設置最多的是文士學校。“以僧為師,以(書)吏為師”
古代希臘、羅馬: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(yǎng)有文化有修養(yǎng)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。古代斯巴達教育的目的是教養(yǎng)忠于統(tǒng)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。學習的內容主要是神學和七藝、其次是騎士教育。教育內容首先是效忠領主的品質,然后是軍事征戰(zhàn)的本領,以及附庸風雅的素養(yǎng)。
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征:階級性、道統(tǒng)性、專制性、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導地位、刻板性。
(2)文藝復興后歐洲教育:人性反對神性、以科學理性反對蒙昧主義、以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專制,以平等反對等級觀念。
(3)近代教育:變化表現(xiàn)在:A、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,公立教育崛起。B、教育的世俗化 C、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。D、重視教育立法,以法治教。
(4)20世紀以后的教育:兩次世界大戰(zhàn)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的格局,民主化,工業(yè)現(xiàn)代化、國家主認成為世界三股最強大的潮流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教育在數(shù)量上獲得更大的發(fā)展,義務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,職業(yè)教育發(fā)展受到普遍重視,政治道德教育呈現(xiàn)出國家主義特征,平民教育運動,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世界和地都有不同程度展開。
科學技術的革命魔術般地改變著世界的面貌。教育,在落后國家被看成是追趕現(xiàn)代化的法寶,在發(fā)達國家被看成增強競爭國力的基礎,教育在數(shù)量上迅速膨脹,發(fā)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發(fā)展更快。
人類對自身的生命價值、人生態(tài)度、價值觀念、生活方式的重新認識,也極大影響著教育的改革和發(fā)展,使得教育制度、教育觀念、教育內容、教育形式均發(fā)和了深刻的變化,社會的現(xiàn)代特征逐漸在教育上也反映出來。
教育的終身化:終身教育思想強調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的一體化,,青少年教育與成人教育的一體化。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一體化;把終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職業(yè)教育是片面的。
教育的全民化:所有人都受到教育,特別是使適齡兒童受到完全的小學教育和使中青年脫盲。
教育的民主化:教育民主化首無是指教育機會均等,包括入學機會牟均等,教育過程中享有教育資源機會的均等和教育結果的均等,其次是指師生關系的民主化,再次是指教育活動、教育方式、教育內容等民主化,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選擇的機會。
教育的多元化:教育的多元化。教育目標、辦學模式、教學形式、評價標準等的多元化,它是社會生活多元化的人的個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
教育技術的現(xiàn)代化:教育技術的現(xiàn)代化,教育設備,教育手段,以及工藝,程序方法等的現(xiàn)代化。
二、教育學的發(fā)展
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(xiàn)象,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,探索教育規(guī)律的科學。
1.歷史上的教育學思想
(1)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
儒家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孔子的《論語》、主張“有教無類”;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;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啟發(fā)誘導。孔子說,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(fā)”
墨家與儒家并稱顯學、墨家認為,主要有:親知”、“聞知”和“說知”三種途徑。
道家;根據(jù)“道法自然”的哲學,主張回歸自然、“復歸”人的自然本性,一切任其自然,便是最好的教育。
〈〈學記〉〉的教育思想:從正么兩方面總結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驗,以簡賅的語言、生動的比喻,系統(tǒng)地闡發(fā)教育的作用和任務,教育、教學的制度、原則和方法,教師的地位和作用,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等,是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。化民成俗,其必由學,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、主張啟發(fā)式教學,“君子之教,喻也”“道而弗抑,開而弗達。
(2)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:
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他的“產婆術”: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,第二步叫定義,第三步叫助產術。
柏拉圖的教育思想的他的〈〈理想國〉〉: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(xiàn)在他的代表作《理想國》中。
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的他的〈〈政治學〉〉:亞里士多德、但亞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兒童發(fā)展的自然特點,主張按照和童心理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。
(3)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家的教育思想:夸美紐斯、強調教育的自然性、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。
(4)啟蒙思想家、教育家的教育學思想:啟蒙時期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對自然性思想作了新的解釋,并使之哲學化、法國的盧梭、《愛彌爾》。裴斯泰洛齊、仁愛精神。英國哲學家洛克、“白板說”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,紳士教育。
2.教育學的建立與變革
(1)赫爾巴特與他的〈〈普遍教育學〉〉:教育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講授,最早始于康德,但對后世影響最大、最明確地構建教育學體系的是赫爾巴特。赫爾巴特的貢獻在于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,把教育聯(lián)合會的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上,可以說是奠定了科學教育的基礎。提出教學的四個形式階段,明了、聯(lián)想、系統(tǒng)、方法。強調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務,而且道德教育就是強迫的教育,紀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。
(2)杜威與他的〈〈民主主義教育〉〉:杜威與《民本主義與教育》、主張教育即生活、主張“在做中學”。
杜威的《民主主義與教育》及反映在他其他作品中的教育思想,教育研究
(3)教育學研究的實證化傾向:
3.教育學的分化與多學科的出現(xiàn):
教育分支學科大量出現(xiàn):教學、教育管理、教育研究。
教育學科群逐漸形成: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。
4.20世紀中國教育學的演變
(1)中國教育學科的形成
了解和引進西方教育學科:A、對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論的了解、引進,不是直接源于西方而是經由日本學習結果。B、引進的內容以赫爾巴特的《普通教育學》為主,結合《學校管理法》、《學校衛(wèi)生學》《內外教育史》等相應學科;C、引進的過程的特點是從直接翻譯到編譯,引進的主要用途是為教學服務。
在國外教育學介紹、研究的基礎上開啟本國的教育學研究
國內學者開始撰寫教育學科方面的教科書等著作
在探索理論的同時,開展了教育改革型的實驗研究
(3)中國教育學科體系的發(fā)展
學習前蘇聯(lián),批判西方和新中國建立前的教育學思想及實踐:凱洛夫主編了當時被認為具有權威性的馬克思主義的〈教育學〉。分成總論、教學論、德育論和學校管理。
努力建設中國化的社會主義教育學
對前17年的教育實行全盤否定
在覺醒中重建教育學科體系
走向教育學研究的新繁榮:中共中內、國務院于1993年2月印發(fā)了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(fā)燕鋼要》。
中小學教育要由‘應試教育’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
1998年頒布了《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》,確產了“深化教育改革,建立起教體教育新體制的基本框架,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(fā)展。
六大工程、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和跨世紀園丁工程。
鄭州華章MBA培訓中心
咨詢電話:0371-66961135
報名時間:8:00-18:00,周末不休
校址:鄭州二七區(qū)大學路金源大廈(鄭州大學南校區(qū)東門對面)11樓
公交路線:乘4、63、66、82、111、201、217、256、317、903、904、906、Y806、Y815路公交車到大學路桃源路站下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