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本,藥妝店是很紅火的生意。來日本出差或旅游的朋友,幾無例外地會去藥妝店買些東西帶回國。筆者經常被一些在日本藥妝店有愉快購物經驗的企業家詢問,能否把這一商業模式復制到中國去。筆者每次都不得不回答:雖然國內有人在嘗試,但目前情況下很難簡單復制,因為背后機制完全不同。
實際上,藥妝連鎖并非日本獨有,其最初源頭是美國的“Drug Store”(藥品連鎖)模式。1900年前后,美國開始逐漸實行醫藥分開,但在地廣人稀的情況下,也造成老百姓每次生病都需要開車去很遠的地方拿藥。
為解決這一不便,在靠近居民區的地方開設藥店便成了大勢所趨。但藥店的運營需要專業資格人士,若薄利則難以維持。于是,便有了在藥店中配備銷售利潤豐厚的化妝品、生活雜貨的設想,這便是“藥妝連鎖”的肇始。
可以說,這一模式是對百貨連鎖營銷的一個有益補充,很快便在體制接近的發達國家中展開,至今發展了一個多世紀,商業模式已非常成熟。日本引進藥妝連鎖模式始于1970年代,目前已經極為發達,在日本各城市的街頭巷尾,藥妝連鎖可謂是遍地開花。
日本的藥妝連鎖牌,既有全國性的也有地域性的,比如,SunDrag、Matsumoto Kiyoshi有遍布全國的經銷網,但Tomod主攻關東市場,HAC僅在神奈川縣內。它們的經銷模式都差不多。價格也差不多,只是會和廠家合作,實施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季節性促銷或打折,形成不多的交替價格優勢,吸引消費者比價或辦購物卡。
但這些品牌,都沒辦法直接進入中國市場,這并非實力問題或意愿問題,而是中日在這一領域的體制迥異。目前的中國還缺乏這種商業模式最重要的前提條件,比如醫藥分開、以及化妝品進入醫藥零售的渠道。
首先關于醫藥分開,健康的醫療體系都以此為運營目標,歐美、日本皆不例外。比如在日本,不管是公立醫院還是私人診所都只開處方,買藥需要去藥店,藥店這一塊是純市場化運作。當然,有些藥店里不常有的處方藥,醫院會在嚴格的監管體制下出售給患者,但比例很小。醫保范圍內的常用藥基本上都可以在藥店憑處方購買得到。
日本的藥妝店內一般都設有處方藥銷售點,但這需要注冊藥劑師資格,且資格證都會掛在墻上公示。銷售憑醫生處方,買者憑醫保卡買藥,沒有處方,藥劑師不會賣藥給你,而且藥劑師有權質疑、拒絕和舉報醫生處方,也可根據顧客需求推薦其他非處方藥和保健品。
而在中國,藥品基本上是在醫院銷售,且是醫療的重要財源。市場上的一般藥店允許賣的處方藥極有限,也基本上是由各地方醫藥總公司壟斷供給,并沒有充分市場化,店鋪內也不需要藥劑師專業資格。
其次便是化妝品能否進入醫藥銷售渠道,這一點甚為關鍵。在藥妝連鎖模式之前,化妝品基本上是以百貨賣場專柜或廠家專賣連鎖店的方式,即百貨流通商和化妝品廠家的寡頭博弈。而藥妝模式則是新型的專業流通,還或多或少地能看到制藥商寡頭們的背后推動。
藥妝連鎖本來就是貼近大眾的中低端路線,于是化妝品銷售市場的共存便開始呈現出來:一方面是敞亮鮮光的百貨大廈一樓專柜,銷售小姐個個標致,推銷著高檔化妝品;另一方面,遍布城鄉的藥妝連鎖店,倉儲超市一般堆滿各式化妝品、店員樸素。在這兩種銷售渠道中,即使是同一款商品,顯然藥妝店要便宜一些。
說到底,日本藥妝連鎖模式本身并不新奇。說白了,就是在同一購物空間里,成功地把醫藥品銷售的“專業性”、“可信度”,作為附加價值移花接木到了保健品和化妝品上。這是“藥妝連鎖”的精髓所在,但這恰恰在中國得不到實現,中國有資格經營醫藥的各地方醫藥公司,都沒有經驗和動力去附帶銷售化妝品,一般也不具備化妝品銷售資格。
此外,若在中國推廣“藥妝”這種復合型連鎖經銷,會發現它涉及的經營許可分屬各個行政體系,會遭遇各種各樣繁瑣的行政障礙。比如,醫藥經銷歸口各地方醫藥公司,接受藥監局管理,化妝品歸口工商和質監局等,生活雜貨歸口工商部門等。若涉及特許經營的商品,則還需要尋找相應的歸口管理部門。
那么,在外資藥妝店連鎖無法進入的情況下,中國能否誕生本土品牌?答案是:能,但會很費勁。要成立一家藥妝店是很容易的,比如買下一家醫藥公司,然后再申請下百貨連鎖零售牌照,便具備了成立的可能,但在運營時同樣存在上面提到的困境。
而且,成立之后如何管理、企劃運營呢?這兩個行當在中國長期以來都截然分開,懂藥的不懂妝,懂妝的不懂藥。而且牌照多就就意味著主管部門多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“中國特色的藥妝連鎖”之路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不過,正如中國陸續出現了人人網、百度]、微博、微信等本土服務來取代類似的海外服務一樣,中國出現本土特色的藥妝連鎖恐怕是早晚的事。這需要時機,也需要在這一領域出現黃光裕式的人物。
無相關信息 |
鄭州華章MBA培訓中心 |
下一篇: 七匹狼五大類產品營收齊降 上半年關店152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