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終存活下來的不是最強壯的物種,而是那些對環境變化反應最迅速的物種。”達爾文的這句話如今同樣適用于中國的企業。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、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,中國企業亟需通過技術、管理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抵抗沖擊。那么,這對中國的商學院教育又意味著什么?
這是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殷志文近期時常思考的問題。在他看來,經濟增長的拐點與IT技術的革新讓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,這種情況下,企業與學生對商學院的需求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。在轉型的關鍵時刻,商學院同樣需要創新,即用新的教學思路幫助企業實現組織與管理的跨越。
順勢而變
《21世紀》:如今,外部的經濟環境正在迅速變化,中國企業也試圖通過轉型升級來實現持續的發展。這種趨勢是否對傳統的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?
殷志文:中國如今正面臨轉型的態勢,2008年后,有些企業起來了,有些消失了,有些在增長,未來企業的大方向到底怎么走?外部的變化為企業的管理帶來許多挑戰,比如現在談的3D打印技術,有人十分看好,也有人完全持反對的意見,認為它不會帶來任何革命性的變化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商學院的教育就面臨較大的挑戰。
第一個大問題是,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新的變化?我們傳統的教學重心還是圍繞比較傳統的企業運作模式提出來的,實際現在的企業運作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。比如電子商務帶來的變革,像京東、亞馬遜[微博]等企業都需要好好研究;第二個大問題是產業融合,比如現在的企業與金融之間的關系已經越來越密切,企業對金融業的依賴越來越大,在產業融合方面提出了很多問題;第三個大問題是國際化進程中的人才供給。眼下,中國企業與跨國企業間不再那么涇渭分明了,許多中國企業都會去海外進行收購,將自己的業務擴展到國際舞臺上。比如聯想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跨國企業,將來,我們稱一家企業時往往會說這是一家總部位于哪里的企業。那么中國企業在派駐人員去國外的分支機構時,往往會涉及到許多問題,包括當地的法律、企業運作模式、文化甚至宗教等等。派駐國外的人員必須對這些領域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。那這樣的人目前很難找。如果在當地找,那么他對總部又不那么了解。因此,現在很多企業走出去后都碰到了人才問題,這種人才需求也給商學院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。
《21世紀》: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,企業面臨的壓力比以往都大。這種情況下,商學院應該為企業家們提供哪些“養分”?
殷志文:如今,企業面臨的風險增大,我覺得商學院可以從幾方面著手,幫助企業實現持續增長。首先,我們要把企業家們吸引過來學習,因為只有學習才能給他帶來新的思考,新的啟發和智慧。除了老師的授課,企業家們相互間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;第二,商學院要著重對企業家綜合素質的培養,其中不僅包括經營企業的能力,也包括他們的戰略思維。在經濟好的時候,一個好的點子就可能讓企業家把生意做成功,但在經濟面臨困境的時候,是否擅于戰略思考就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。我們復旦管院在EMBA教育中,不僅教授商學的內容,也向企業家傳授哲學、人文的內容,這是復旦的優勢學科,希望以此幫助企業家提升綜合素質;第三,在外部增長放緩的背景下,精細化運營被提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,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會特別強調這個內容。在2010年的時候,我們和臺灣大學合辦了一個EMBA項目,臺灣企業擅長精細化管理,讓他們和內地的企業家在課堂上爭論、碰撞,可以給內地企業家不少啟發。
學生“走出去”
《21世紀》:目前,不少領先的商學院都開始新一輪的創新,涉及師資引進、課程體系的革新等方面,您如何看待這種課程創新?復旦管院又是如何做的?
殷志文:目前,不少商學院正在推進創新和創業的教育,我們不是剛剛才開始做這件事情,我們一直都在強調創新教育。而且我們不僅在管理學院內部發展創新教育,也希望將這部分教育延伸到上海其他的一些學生群體中,乃至社會上的年輕創業者。
另外,現在許多企業正面臨著轉型的挑戰,職業經理人也必須具備創新和創業的理念。進一步說,企業內部也存在創業,開拓一個新業務的環境和創業沒有什么區別,因此,創新創業的部分是課程調整中的一塊新內容,商學院在教育梳理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少重大的機會。
另外一部分是國際化課程的創新。一方面,我們的老師會講授全球化的內容,我們也會引進一些師資,更多地介紹國外的優秀企業。另一方面,我們也會通過交換生的形式把同學介紹到國外的高校去,培養他們國際化的視野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們需要擴展“國際化”的內涵,國際化并不單純指美國化、歐洲化甚至是西歐化,我們應該把視野放寬,不僅和美國、西歐的企業做生意,也要和很多發展中國家中的企業合作。比如我最近在思考,我們有沒有可能把學生送到巴西、印度或者是土耳其?這些都是當下經濟發展很快的地方。
《21世紀》:您覺得在課程的創新或改革中,最大的難點是什么?
殷志文:以創新創業的課程為例,這個教育中會牽扯到很多跨行業、跨領域甚至跨學科的東西,單憑管理學院一己之力很難完成這個事情。因此,我們現在只能在整個教育體系下做一些小嘗試。在國外,高等院校內會有一些跨行業的教學方案,但在國內的教育體制下,學生畢業時必須有一個特定的專業,這同樣也給管理學教育帶來了障礙。
當然,課程改革需要一點點地進行,有些同行會認為復旦在改革中顯得比較保守,我一方面接受這個事實,可能我們內部確實有一些保守。但另一方面,我不希望課程改革是一個一夜間發生的事情,短時間內就出現全新的設計,把學生當成試驗品,我還是希望改革能夠循序漸進。
專訪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斯科特·米德爾 法國魯昂商學院MBA項目負責人專訪 專訪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駱玉鼎:中國商業道德敗壞 因商 MBA教育展:對話全球78所頂尖商學院 長江商學院滕斌圣:多元化救不了產能過剩 長江商學院發布2014級MBA招生政策 衛龍寶:中國商學院將面臨大洗牌 曼徹斯特商學院中國中心舉辦領導力公開課 新華都商學院院長:創業MBA的現狀與未來 三大商學院最受歡迎的管理課 |
鄭州華章MBA培訓中心 |
下一篇: 張新民:EMBA給中國企業家正能量 |